【资料图】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人士、中介机构人士处获悉,在今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审核中,12个高风险省份的项目审核通过率较低。
一位地方财政人士表示,因为属于高风险省份,我们近期要求再次梳理第二批次专项债项目资金需求。按照要求,除涉及安全、跨省跨流域的重大项目外,原则上不得新上政府投资项目。但为了防止半拉子工程,以前已开工的项目不会过度审核。
据了解,其目的旨在防范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,避免债务风险进一步攀升。过去的两个月,各地方政府已上报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方案。目前监管部门已初步批复方案及额度,特殊再融资债券或在下半年重启发行,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,缓释地方债风险。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将超过万亿,并向12个高风险省份倾斜。
再融资债券是地方政府债券的一种类型,早前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。与以往用于偿还债券本金并标注偿还哪一只地方政府债券不同,2020年12月以来,部分再融资债券用途只是模糊表述为“用于偿还存量债务”。这类再融资债券也被市场称为特殊再融资债券,实际用途一般用于偿还隐性债务。
其中一类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,主要帮助高风险地区化解债务风险。2021年9月,贵州省33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完毕后,用于建制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的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完毕,规模合计6128亿。
再融资债券置换隐性债务的过程中,隐性债务余额减少,政府债务余额增加。“该举措债务化解成效明显,能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。但该举措会推升法定债务的风险水平,相应要试点地方减少项目上马、压降支出用于偿债等。此外,试点地区获得的专项债额度将减少或者没有。”西部省份某区县财政人员表示。
东部省份某县财政局披露称,获得试点债券资金后,要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化债资金使用要求进行支付,同时依据化债方案以压减支出、变现资产、处置存量土地方式筹集资金,支付债务利息。此外,继续研究和推进处置国有资产工作,争取提前缓解以后年度的偿债压力。
今年6月,财政系统组织申报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项目,申报的专项债资金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、能源、农林水利、生态环保、社会事业、仓储物流基础设施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、国家重大战略项目、保障性安居工程、新型基础设施、新能源项目等11大领域。
按照监管部门要求,只有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审核通过的项目才能发行专项债券。国家发改委主要对项目投向领域是否精准、前期工作是否完备、投资规模是否合理等因素进行审核;财政部主要对项目收益能否覆盖本息、项目信息是否完备、当年能否形成实物工作量、能否形成有效投资等因素进行了审核。
关键词: